一、臺基: 一稱基座。系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座。用以承托建筑物,并使其防潮、防腐,同時可彌補中國古建筑單體建筑不甚高大雄偉的欠缺。大致有四種:1,普通臺基; 2,較高級臺基; 3,更高級臺基; 4,最高級臺基。
二、大梁,即橫梁: 架于木頭圓柱上的一根最主要的木頭,以形成屋脊。常用松木、榆木或杉木制成。是中國傳統(tǒng)木結構建筑中骨架的主件之一。
三、斗拱: 是中國古代建筑獨特的構件。方形木塊叫斗,弓形短木叫拱,斜置長木叫昂,總稱斗拱。一般置于柱頭和額訪(又稱闌頭,俗稱看訪,位于兩檐柱之間,用于承托斗拱)、屋面之間,用來支撐荷載梁架、挑出屋檐,兼具裝飾作用。由斗形木塊、弓形短木、斜置長木組成,縱橫交錯層疊,逐層向外挑出,形成立大下小的托座。
四、彩畫: 原是為木結構防潮、防腐、防蛀,后來才突出其裝飾性,宋代以后彩畫已成為宮殿不可缺少的裝飾藝術。可分為三個等級。 1,和璽彩畫:是等級最高的彩畫。其主要特點是:中間的畫面由各種不同的龍或鳳的圖案組成,間補以花卉圖案;畫面瀝粉貼金,金碧輝煌,十分壯麗。 2,旋子彩畫:等級次于和璽彩畫。畫面用簡化形式的渦卷瓣旋花,有時也可畫龍鳳,可以貼金粉,也可以不貼金粉。一般用次要宮殿或寺廟中。 3,蘇式彩畫:等級低于前兩種。畫面為山水、人物故事、花鳥魚蟲等。
五、木頭圓柱: 常用松木或桶木制成的圓柱形木頭。置于石頭(有時是銅器)為底的臺上。多根木頭圓柱,用于支撐屋面檁條,形成梁架。
六、開間: 四根木頭圓柱圍成的空間稱為“間”。建筑的迎面間數稱為“開間”,或稱“面闊”。建筑的縱深間數稱“進深”。中國古代以奇數為吉祥數字,所以平面組合中絕大多數的開間為單數;而且開間越多,等級越高。
以上這篇文章是由樣板房彩繪整理發(fā)布!